首页  学院概况  党团建设  新闻动态  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首页 
 学院概况 
 党团建设 
 新闻动态 
 专业设置 
 
 
新闻动态
生物艺术的数据可视化 ——流动^生成TAFA.实验艺术学院教师研究实践分享计划
2025-01-10 10:29 孙嫄 

生物艺术的数据可视化

——流动^生成TAFA.实验艺术学院教师研究实践分享计划

图片

流动^生成TAFA.实验艺术学院教师研究实践分享计划第二季于2024年12月19日开始了第六期的分享。马煜煇老师带来了题为《生物艺术的数据可视化》的分享,讲座中马煜煇老师以生物艺术家为例进行了讲解。


01

主讲人分享

主持人郝帅炜开场对马煜煇老师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对本次对谈的背景和主题进行了说明。

马煜煇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在场观众带来精彩的讲座。讲座一开始,马煜煇老师便以其在生物艺术领域的研究方向为切入点,分享了创作背后的灵感来源和心路历程。她提到,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手段,将细胞分裂、基因突变等生物过程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让观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到生命的奥秘。

在讲座中,马煜煇老师还展示了多个生物艺术作品,包括与天津农学院水产学院老师合作的作品,以及邀请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共同创作的展览。这些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生物艺术的魅力,如通过数据可视化呈现病菌的形态,利用培养皿中的细菌进行绘画创作,以及将生物元素融入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交互艺术形式中。这些作品不仅令人叹为观止,更引发了我们对于生命、科学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马煜煇老师在讲座中还特别强调了生物艺术中的伦理问题。她指出,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基因克隆、人工生殖等话题日益热门,生物艺术也随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与基因相关的创作。这些作品在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伦理道德的重新审视。艺术应该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通过艺术形式去呈现和探讨这些不被大众所接受的想法,有助于推动人们对于这些领域的理解和认知。

此外,马煜煇老师还鼓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感兴趣的领域和想法,将这些元素融入生物艺术的创作中。她提到,生物艺术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领域,它不仅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生命和科学的奥秘,还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我们带来更多的艺术享受和思考。

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通过这场讲座,我们不仅领略到了生物艺术的独特魅力,更深刻认识到了艺术和科学结合的重要性。



图片

(马煜煇师分享现场)


02

主持对谈


图片

(对谈环节 )

Q

关于菌落在实际的拍摄和生成您是如何实现的?

马煜煇:这件作品是我和一位研究生以及天津大学设计院的老师同时创作的,我们通过不断地尝试,最后选定这几件来作为作品。我们是通过微观相机进行拍摄,将菌落的数据进行计算最后形成图像,在整个的创作过程中是很慢的,通过相机的不断记录来完成这件作品。


Q

您之前提到一些关于生物技术它所反映的这一些伦理的问题。我想问,在生物艺术从应用开始,然后有一些人会提出一些关于生物艺术本身的问题。您对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看法?

马煜煇:我觉得其实我们艺术其实应该艺术生应该把思想打开,这种关于伦理或者是说关于这种像不被大众所接受的一些想法,可以通过这种艺术手法,就是所谓的这种艺术形式,然后去呈现出来,让人去接受它,例如:克隆、人工繁殖等。其实很多大众不能去接受它,其实更多的是因为不了解它,通过我们的艺术创作,使大众了解到它。我们通过这些研究,或者是说这种非伦理的生物的研究,然后我们可以为我们人类或者是说为我们更多的这种生物可以形成哪些好的点,是我们作为这种艺术创作者,可以作为一个桥梁去给这种大众形成一个认知的。

图片

(参加分享活动的部分师生合影)

流动^生成TAFA.实验艺术学院教师研究实践分享计划

项目面向天津美院实验艺术学院所有教师,由教师亲自邀请嘉宾参与和研究生团队共同协作展开的一项思考与行动并存的学术活动。学院教师通过对自身艺术实践、教学研究的脉络梳理,展现其自身特色的精神内核,并经由交流传递尝试寻找表层之下潜在的隐蔽的深度。以这种方式在彼此观照中保持相互间的差异,在差异中生成多维有机生态,持续探索研究实践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关闭窗口
 
 

All Content Copyright    天津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津备05013602号-1    |    津教备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