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党团建设  新闻动态  专业设置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首页 
 学院概况 
 党团建设 
 新闻动态 
 专业设置 
 
 
新闻动态
“牢记嘱托启新程 学思践悟再出发”大中小学 优秀师生巡讲活动回顾
2024-11-12 15:15 郭龙 

“牢记嘱托启新程 学思践悟再出发”大中小学

优秀师生巡讲活动回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市大中小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激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在我校党委学工部的支持下,实验艺术学院于11月1日上午10点B209开展“牢记嘱托启新程 学思践悟再出发”大中小学优秀师生巡讲活动。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曾获天津市普通高校十佳辅导员申莉老师,由辅导员郭龙老师主持,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参加。



讲座开始,申莉老师从主旋律文化作品出发,与我们共同探讨并分享了两部备受瞩目的作品:纪录片《何以中国》和游戏《黑神话:悟空》。通过这两部作品,她引导我们深入思考以下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什么让“我”成为“我们”? 二、“我们”仅仅是观众吗?  三、好看、“上头”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接着,申莉老师为我们解答与交流了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成为“我们”。答案不言而喻,是文化。文化作为我们共同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也塑造了中国。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是总书记说的一句话。



回望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回望中国的整个近代史,我们会发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当中有着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他不仅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他同时还是一个从5000年文明当中走来的人民政党。他就如同那古老的榕树一般,从中华文明的博大根脉中汲取力量,又以水地的根须与亿万中国人民血肉相连,然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真正的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之问,同时也回答了时代之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之下,新时代的文化事业生机盎然,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泱泱中华的文化自信自强激荡者文化繁荣发展的万千气象,然后以文化为纽带让“我”来成“我们”。



随后,进入第二个问题:“我们”仅仅是观众吗?申莉老师为我们播放了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一个片段,青年毛泽东同志看到遍地哀鸿满城雪的场景,点燃无非一念救苍生的初心。毛泽东同志的一颗初心并非无缘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探索之中,同时也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文化生命当中。还是说回总书记说的那句话,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所以说关于文化,关于历史,我们最应该有理由有自信。在感受之余,如何彰显我们的特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做好中国现代化之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思考,特别是作为咱们美院的学生,要用我们的作品去传承、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主旋律文化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终究会凸显出来,青年大学生其实一直在寻找生命的意义。我们经常在书本上提到的这些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奉献主义,牺牲精神等等的这些,通过这些主旋律的文化作品带着情感和温度穿越历史而来,泱泱中华的文化自信自强书写着中国底气,也带给了青年一代平视世界的底气。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第一个是文化自信是关于中国梦的实现,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文化繁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因为文化自信事关文化安全。新时代伟大征程中,平视世界的青年大学生要做到:要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有了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拥有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要自信亮出文化底色,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站在文化的轴线上,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以当代语境、国际视野、青年视角,创造性地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活动的最后,申莉老师和郭龙老师为现场学生的进行答疑解惑。

实验艺术学院将继续为同学们提供交流的平台,鼓励同学们在平时的创作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核心价值观,汲取文化素养并结合同学们所学专业,不断提升自己,塑造更好的自己。



关闭窗口
 
 

All Content Copyright    天津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津备05013602号-1    |    津教备0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