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17日,实验艺术学院将邀请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来我院做系列讲座。朱青生老师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世界艺术史学会(CIHA)主席,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所长,是著名的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艺术家;著有《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主编《汉画总录》《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朱先生是艺术史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学者,此次来我院进行系列讲座,不仅有利于营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更将对我院教师科研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标题:迈向“后人类”——摄影、影像与新媒体
地点:志成路校区图书馆五楼
时间:4.15晚
解题: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摄影作为写实绘画的掘墓人而被谈论。时至今日,在技术上更为丰富、在展示方式上更为复杂的艺术形式不断涌现。今天我们讨论摄影最起码有三个参照物:写实绘画、动态影像、新媒体艺术。在新的语境下,摄影的意义及其与人性的独特关联如何成立?

标题:“我”与“X”——何谓实验艺术的当代性
地点:天纬路校区阶梯教室
时间:4.16晚
解题:实验艺术是当代艺术的一种策略性命名,也可以视作人性在当代遭遇的纠结、冲突、分裂之显现。所以谈论“当代性”时,我们也是在谈论精神世界中的“我”的那些不同寻常的部分。精神世界中“无有的存在“状态在当代艺术中得以显现之时,也是个人之间的差异性被理性社会体制和科技规范所压抑时所产生的冲突和解放。
标题:中国实验艺术的问题与表征
地点:天纬路校区阶梯教室
时间:4.17晚
解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了全面、不间断地记录和分析。近几年来,CMAA每年约采集到4000余条文献信息、10,000余条艺术家及展览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梳理,中国当代艺术的“变量”也就自我呈现出来。